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创新环境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9-04-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创新能力弱导致的传统产业发展滞后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瓶颈。为此,构建和打造创新环境,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融入大湾区发展及推动中山新一轮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一、我市创新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措施、意见, 鼓励和支持创新活动。2017年,中山新增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企业数量达22家,同比增长46.7%,增速排名珠三角第二;高新技术企业达1718家,数量排名珠三角第五,同比增长94.8%,增速排珠三角第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新增数达516家,排全省第五。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47家,数量排珠三角第五,同比增长51.6%,增速珠三角第二;众创空间数达45家,数量排珠三角第五,同比增长15.4%。我市的创新环境从纵向比较来看,有很大改善。但横向比较,与深圳等先进地区仍有很大差距,对比东莞、惠州两地关于创新环境的发展情况,也明显存在不足之处。

(一)对中山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定位

创新环境是一个依据城市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需求所营造出来的涵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文化等领域的综合性体系。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必须理清一个地方发展方向和定位。过去一段时期,由于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多次调整的缘故,中山在营造创新软硬环境,提高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实现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效果差强人意。

(二)政府服务未尽人意

广东省社科院撰写的《2017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显示,开办企业便利度综合排名中山居全省末位。从最直观感受的“跑动次数”和“开办企业时间”两个指标看,中山均居全省末位。部分企业反映,在个别政府部门办理某些业务,还必须要法人到场,十分不便。

(三)政策资源投入产出不匹配

中山对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覆盖面广,累计出台与创新有关的政策20多条,扶持对象涵盖创新团队、领军人物、高层次人、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孵化器建设、众创空间等等,市本级科技专项资金投入规模高达10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达到44.1亿元,规模全省第五,增速全省第一,投入强度全省第一。但是,与东莞、惠州相比,政策总体效果不理想。东莞投入强度与中山相仿,但发明专利申请及授权量、PCT专利申请量、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引进省创新团队、高级职称专业人才人数等核心指标数倍于中山。惠州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只有中山的五分之一,但核心指标完成情况与中山差不多。

(四)全市创新要素集聚度不高且不平衡

过去中山“市管镇”扁平式发展的模式大大地激发了镇区发展活力,成功探索出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 “一镇一品”专业镇发展模式。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推进,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成为必然要求的现阶段,“市管镇”的行政管理模式的短板效应越来越突出。行政资源配置碎片化、镇区一级政府资源不足、镇区对高端人力资本的吸引力低下、镇区对高端创新要素的承载能力弱小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中山创新要素集聚效应的形成,减弱了中山可持续发展动力,降低了地方核心竞争力。

另外,中山各镇区的创新发展格局不平衡,火炬开发区和小榄创新环境较好,其中开发区科技支出占全市七成,开发区、小榄、黄圃研发人员数量占全市四成,开发区和小榄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三成。其它镇区在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较弱,服务水平不高,对企业创新的指导性和扶持能力有限,对于高端资源的吸引力不足。

(五)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由于创新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而政府扶持资源的配置,更多是流向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高精尖”项目,政策覆盖面偏窄,小企业、小项目得到的扶持很少。因此,广大中小企业创新意愿低下,创新动力不足,无法营造出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近几年,中山工业技改投资乏力,投资增幅连年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创新发展颓势初显,形势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中山创新能力的不足已严重影响我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山新增加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数量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议:

(一)把握中山发展定位,开拓中山优化创新环境新高地

战略上,创新要瞄准广东省委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做好“东承西接”文章,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东全国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高规格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按照东进联深圳、北上接广州、南拓通珠海,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以中心、东部、南部、东北、西北五大组团为支撑,突出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坦洲裕洲岛、三角迪茵湖的关键节点作用,形成“两区一岛一湖”和“五大组团”协调高效、相得益彰的创新布局。

战术上,要找准中山发展的产业方向。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最重要的还是要厘清中山的发展方向,定位适合中山发展的产业,然后按照这个方向,集聚全市力量,将有限的要素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打造涵盖政府服务平台、产业扶持政策、硬件配套、人力资本等要素的创新环境,形成主动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的“外生动力”,同时形成培育本土创新资源的“内生动力”。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十八大以来,中山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推行“放管服”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放管服”改革总体看,放的空间越来越小,管和服的提升空间还很大,正所谓“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政府要真正落实“把民之所望,做改革所向”的内涵,不要将“放管服”改革单纯看成是执行一项行政命令,要把将企业看成是服务的对象而不是被管的对象。像浙江省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江苏省推出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等,都是值得我市借鉴的经验。

(三)因地制宜、切合实际,提高创新扶持政策效能

 在制定创新扶持政策上,要充分考量创新驱动政策的供给与需求,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提高政策效能。

一是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在积极并严格执行国家扶持创新的优惠政策的前提下, 对我市现有政策体系进行梳理。能用则用, 能修订则修订, 不能用的就废止。二是制定创新配套政策,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中山产业发展并能为企业所用的扶持政策。三是加大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 对涉及多部门、综合性的政策, 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协调, 全力推动各项政策的全面实施。

(四)强化市级统筹,激发镇区创新活力

一方面,要加强市级统筹,推进组团发展战略。加强对各镇区城乡规划、土地规模、产业平台、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环境容量、扶持资金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制定出全市发展的总体路线图,协同发展,避免各镇区各自为政,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要鼓励镇区在全市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打破资源碎片化利用的旧模式,走集约高效发展之路。同时,根据中山产业发展定位,加大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创建基于符合中山实际适合中山发展的产业公共平台,加大产学研相结合力度,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研发水平提升。

通过市级统筹,合理规划全市各镇区的功能定位和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创新新载体,从而更好地为中山的产业发展集聚创新资源,促进中山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五)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 鼓励全社会积极投身到创新中来, 成为创新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要培养中山特有的创新文化,提倡自强、自立、自尊,营造敢为人先、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不仅要鼓励企业等主体积极创新,而且要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享的创新生态。一是着力引进一批风险投资企业,提高风险投资的易得性,形成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的良性互动;二是打造一个集知识产权保护、交易、融资、租赁的综合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回报率;三是着力引进几所国际、国内高水平大学和一批科研机构,打造一个创新主体集聚的产学研互融互通的创新体系;四是升级和完善现有人才引进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政策力度,适应国内人力资本竞争日趋激烈的常态化要求。五是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建立培养企业家的工作,机制,壮大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队伍。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弘扬中山人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均衡协调发展。


相关新闻